汨罗《构建“线上枫桥”,创新“云端治理”》获得“‘人工智能’+城市治理”优秀案例
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谢建)10月27日,在上海举行的“数字治理与创新城市”2025全球城市论坛上,汨罗市报送的《构建“线上枫桥”,创新“云端治理”》案例,从全球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,荣获“‘人工智能’+城市治理”优秀案例。这份荣誉的背后,是一条发端于乡村田野、成长于基层实践,以数字技术自下而上构建的三级矛盾纠纷调解新路径。
问题导向:基层“数字困境”催生原生平台
“好像所有信息都统计过,真要找的时候又找不到。”古培镇雨坛村党总支书记霍鑫道出了许多基层干部的困扰。村部办公室书柜里塞满纸质档案,电脑中文件夹层层嵌套、表格散乱——数据多而杂、不系统、难利用,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痛点。不同部门需求不一,重复填报、多头报送消耗了大量人力。
与此同时,传统矛盾调解方式也面临挑战。古培镇党委书记刘灿回忆:“过去通知一件事,得市、镇、村层层传达,打电话、贴公告,效率低还没反馈。”群众诉求渠道不畅,矛盾信息上传迟缓,常使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
2021年12月,古培镇敏锐把握数字化浪潮,选择在雨坛村先行试点,开发一款真正“服水土、贴民情、接地气”的数字信息化平台——“智慧乡村”。
与以往“自上而下”派发任务的政务平台不同,“智慧乡村”从诞生之初就带着鲜明的“自下而上”基因:它以基层最迫切的需求为切入点,由镇村主导,与技术公司合作,驻点开发。其目标是打造一个属于基层自己的“数字底座”,实现“基层减负—基层治理—乡村振兴”的三步走战略。
根基构筑:数据从网格“流”起来,矛盾在前端“化”开来
“智慧乡村”平台从社会治理的最微小单元起步。古培镇组建了一支由村民志愿者构成的“智慧管家”队伍,他们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,通过上门走访,将零散的民情信息动态采集、数字化入库。由此构建的“数据枢纽(县)—基层数据官(镇)—数据管理员(村)—智慧管家(组/网格)”四级架构,确保了数据活水从治理末梢源源汇聚。
村民可通过“一家人”小程序查阅信息、表达诉求;干部则通过企业微信端进入“智慧乡村”模块处理事务,形成“群众+干部”双向互动的数据更新机制。雨坛村村民仇丽文说:“以前查补贴要带着存折到处跑,现在手机一点就清清楚楚。”
依托平台汇聚的数据和快速响应机制,村级组织化解矛盾的能力被极大激活。他们整合村干部、智慧管家和“群英断是非”等乡贤力量,构筑起矛盾纠纷调处的“第一道防线” ,将矛盾发现关口直接前移至每家每户的指尖,实现“小事不出户、大事不出村”。
截至目前,“智慧乡村”平台已覆盖汨罗城区60个村、5.7万个家庭、17万余人。全市通过村级力量化解的家庭、邻里、宅基地等一般性矛盾纠纷占总量的70%。例如,罗江镇嵩山村一起纠缠近十年的宅基地“风水”纠纷,正是通过平台上报后,由镇村两级运用“群英断是非”工作法,组织老党员多次调处,最终成功化解。
中枢赋能:AI让平台“智”起来,综治让资源“联”起来
随着海量数据与诉求自下而上汇聚,汨罗市综治中心作为“中枢大脑”发挥关键作用。它并非大包大揽,而是通过赋能与协同,使整个调解体系更智能、更高效。
2024年3月,DeepSeek开源模型发布后,汨罗市综治中心迅速将其接入“智慧乡村”平台,AI的加持,让平台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矛盾分类“一键化”:DeepSeek可对群众提交的矛盾事项进行自动分级分类,工作效率较人工提升5个工作日。
风险预警“自动化”:平台利用近200万条数据,构建“六失一偏”人员动态评估模型,从家庭结构、收入水平等维度进行分析,自动生成风险报告,实现精准干预。
咨询服务“智能化”:村民咨询政策、法律问题,AI能结合后台数据给出精准、详细的解答,已累计处理近万次。
任务派单“实时化”:无论是“随手拍”诉求,还是12345热线工单,最终都汇集至市综治中心,平台根据矛盾性质、属地、权责进行智能派单,协调政法、民政、人社、公安等部门协同处置,形成“接诉即办—精准派单—协同处置—跟踪回访”的全流程闭环。
据“智慧乡村”平台技术负责人仇红波介绍,对于村级无法解决的复杂矛盾,平台将任务上达至乡镇,由乡镇整合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法庭、妇联等力量成立联合调解团队,专门处理涉及土地承包、村级债务、征地拆迁等约占总量20%的复杂矛盾,构筑起“第二道防线”。
顶层协调:机制让体系“活”起来,难题被专班“破”开来
自下而上的模式离不开顶层的设计与协调。汨罗市的创新在于,其顶层设计并非简单下达行政命令,而是对基层实践的认可、提升与机制化保障。
在“智慧乡村”平台实践基础上,汨罗市综治中心从功能设计、资源整合、流程优化等多维度发力,系统构建了“智能感知、精准研判、协同联动、闭环管理”的市镇村三级矛盾调解体系。该中心将矛盾调解、心理咨询、婚姻调解、法律服务、便民服务五大功能模块整体入驻,实现“进一家门、办百家事”。一年多来,全市通过该体系共排查矛盾纠纷4665起,成功化解4571起,调解成功率达98%。
“智慧乡村”平台的自下而上探索已结出累累硕果。基层减负成效显著,乡镇数据摸排报送时间从原先的1-2个月大幅缩短至几天。治理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,以雨坛村为例,该村从曾经的“上访村”成功转变为“三无村”,群众安全感测评排名从全镇倒数跃居第一。这一模式的价值也获得广泛认可,目前已在岳阳多个县市区推广实施,汨罗市与屈原管理区先后被评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,相关案例连续荣获省级、国家级多项荣誉。
“汨罗的实践已然证明,一条从村居网格发起,由镇街枢纽汇聚,被县级智慧赋能,最终形成闭环的矛盾纠纷调解新路径是可行且高效的。”汨罗市综治中心主任伏平华表示,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的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为数字时代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“汨罗样本”。
一审:张 咪
二审:游 岚
三审:张 为
责编:游岚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时政新闻眼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日,习近平出席多场活动蕴含哪些深意
习近平致电祝贺瓦塔拉当选连任科特迪瓦总统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11月3日—11月9日)
《习近平经济思想概论》出版发行
好评中国丨传统文化“接地气”,传承发展“有底气”
好评中国|把最遥远的美好,拆解成踏实的每一步 ——致敬为热土记录的我们
好评中国丨全运之火耀湾区 同心之舞绘华章
涉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”举报邮箱开通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0日)
下载APP
分享到